
姓名:陈芸
性别:女
出生年月:1976年5月
职称: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
所在系部:数字媒体艺术系
电子邮箱:chenyunyq@163.com
个人简介:
陈芸,现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(2014-2015年),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客座研究员(2019年)。
主要从事艺术史论与美学、艺术创意设计、跨媒介艺术文化研究,主讲《音乐创意与视觉设计》《社会文化创新体验设计》《艺术中的音乐》等多门课程,近五年来,在《美术》《美术观察》《造型艺术》《文化研究》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,出版专著《观之趣:艺术视觉性问题的思考》(2023年)《音乐审美的视觉化转向》(2018年),完成音乐创意视觉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作品30余项,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和厅局级等科研、教研项目10余项,主持并参与《数据可视化与数字影像设计》等横向项目10余项,指导国际留学生“梦行浙江”系列短视频大赛获省级优秀奖多项。
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:
1.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员
2.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
3.中华美学学会会员
主要研究方向:
艺术史论与美学/艺术创意设计/跨媒介文化研究
获奖与荣誉:
1、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(教育部)二等奖,1/3,2009年
2、获浙江理工大学第十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,1/1,2009年
3、获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,1/1,2009年
4、获2009-2010年度浙江省第六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,1/1,2010年
5、获全国高校“重构美学: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”优秀论文奖,1/1,2018年
6、获第五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数字媒体艺术组一等奖,1/2,2022年
7、“基于‘6C’培养目标的跨媒介艺术创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”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1/8,2023年
8、“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跨媒介艺术创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实践研究”获2023年浙江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,1/5,2023年
9、获“浙江理工大学2023年度十佳班主任”称号,1/1,2023年
10、“跨媒介艺术创意教学实践”获2024年浙江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成果奖三等奖,1/5,2024年
科研与教学项目:
1、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:音乐在时装表演中应用研究,主持,2007-2009年
2、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:音乐的视觉化阐释,主持,2012-2015年
3、浙江省社科规划办科研项目:身体美学视野下的丝绸旗袍研究,主持,2020-2025年
4、浙江理工大学一流课程建设项目:跨媒介艺术创意设计,主持,2021-2023年
5、浙江理工大学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:中国传统艺术与时尚文化产业,主持,2022-2023年
6、浙江理工大学国际学生国情教育研究项目:国际化视野下中国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视觉传播,主持,2023-2024年
7、教育部科研项目: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(数字媒体艺术),参与,2022-2025年
8、国家级校企合作项目:数据可视化与数字影像设计,主持,2022-2025年
9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: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研究,参与,2020-2025年
10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:“景-村”资源共享平台兼容破局及优化治理研究,参与,2022-2025年
专著:
1、陈芸:《观之趣:艺术视觉性问题的思考》,杭州:浙江大学出版社,2023.6
2、陈芸:《音乐审美的视觉化转向》,北京:社会文献出版社出版,2018.10
论文:
1、肖恩·劳瑞,亚当·盖奇,陈芸:《数字图像:艺术的跨媒介形态及其方法论研究》,《美术观察》,2024.11
2、陈芸,童威:《抽象的抒情——赵无极绘画的视觉形式与中国艺术精神》,《美术》,2023.12
3、陈芸:《作为风格概念的样式主义》,《美术》,2021.10
4、陈芸:《平静与躁动:古典的双重面相》,《美术观察》,2021.7
5、陈芸:《揭示“新”维米尔——解读修复更新后<窗前读信的女子>的视觉策略及其符号表征 》,《美术观察》,2020.3.同年 4 月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
6、陈芸:《<泉>之后再论“何谓艺术”》,《美术观察》,2019.9
7、陈芸:《从乐音序列到音乐事件——以约翰·凯奇的<4 分 33 秒>为例 》,《文化研究》,2018.10
8、陈芸:《专注、物件、日常生活——论维米尔作品中“专注”主题的符号表征》,《美术观察》,2018.8
9、陈芸:《图像里的音乐符号——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中音乐符号的视觉性表征》, 《美术观察》,2017.10
10、陈芸:《视觉音乐的视觉性表征》,《文化研究》,2016.6